×
新闻中心
NEWS
问道典型矿山 锤炼勘查尖兵
——勘查院赴滇西北开展斑岩型铜矿现场教学
发布日期:2025-10-02 作者:组织人事部、勘查技术部、大理地质矿产所 来源:云南省地质矿产勘查院 浏览:86次
分享到:

为深入实施勘查院“十四五”发展“1351”工程,强化全院地质找矿核心能力建设,勘查院近日组织25名技术、管理骨干赴香格里拉市普朗铜矿学习,得到了云南迪庆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领导及有关部门的热情接待和鼎力支持。

9月28日,勘查院学员一行来到云南迪庆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技术中心主管工程师沈啟武系统阐述了普朗铜矿(斑岩型铜矿)的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矿体地质特征及近年来的重大突破与未来找矿方向,并坦诚分享了当前勘查工作中面临的成矿理论研究、勘查技术方法组合、矿区找矿潜力分析等实际问题。双方技术团队围绕斑岩型铜矿的成矿模型、勘查技术方法的有效组合及未来找矿思路等核心议题,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探讨,在思想碰撞中迸发新的火花。

image.png

双方探讨交流

在沈主管工程师的陪同下,勘查院参学人员到公司岩芯库,认真观察、仔细研究斑岩型铜矿岩矿芯。通过对矿区典型矿化蚀变现象的直观辨识,大家对斑岩型铜矿成矿理论知识的理解更为具体和深刻。

现场观察研究斑岩型铜矿岩矿芯特征

随后,参学队伍走进了公司的“智慧大脑”——智能控制中心。从地下深处的自动化采掘,到高效智能的运输、选矿及环保尾矿处理全过程,一览无余。这座“省级绿色矿山”所展现的远程操控、智能管理与安全高效运营模式,让学员们真切感受到了现代矿业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所带来的震撼与变革。

image.png

在智能控制中心观摩学习

为构建更为系统的区域成矿地质背景认知,9月29日上午,勘查院大理地质矿产所正高级工程师孙贵荣专题讲解了普朗铜矿邻近的烂泥塘铜矿地质特征。此次讲解与普朗铜矿的现场学习形成呼应,使学员们对滇西北地区斑岩型铜矿的成矿地质背景、控矿因素及成矿规律有了较为宏观、立体的把握,实现了由点到面的贯通学习。

image.png

孙贵荣交流烂泥塘铜矿地质特征

在培训收官阶段,各单位参学代表逐一汇报了2025年地勘项目进展、存在难题及下步打算。勘查院副院长张雪芹在总结讲话中高度肯定了此次培训在开阔视野、启迪思路、提升技能方面取得的扎实成效。她系统梳理了前三季度地质工作的亮点与经营成果,针对各单位提出的困难给予了精准指导,并对决战四季度、谋划未来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号召全院上下将此次学习的宝贵收获,迅速转化为推动勘查院地质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

image.png

张雪芹副院长总结讲话

从岩芯库的细致观察到智能中心的震撼体验,从普朗到烂泥塘的对比升华,这场为期2天的“取经”之旅,让“斑岩型铜矿”从教科书概念变为可触可感的立体认知。它带来的不仅是知识的更新、观念的变革,更拓宽了探索的空间。学习永远在路上,勘查院将持续开展典型矿山交流培训,锻造一支技术过硬、视野开阔的地质找矿队伍,为圆满完成“十四五”目标、服务国家资源战略夯实人才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