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群工作
【新时代廉洁文化“强基行动”】2025年廉洁文化优秀作品之征文类(七)《莲魂--微欲间》
发布日期:2025-08-05 作者:谢洪 来源:昆明地质矿产所 浏览:412次
分享到:

六一儿童节,幼儿园教室里桌子上彩纸、彩色米粒、折扇、彩泥……各种道具,色彩斑斓,童声雀跃。老师安排了一项特别的“六一活动”:与爸爸妈妈一同制作一件关于“廉洁”的手工作品。活动结束时,老师让小朋友带着作品一起照相,看着几幅“廉”的作品,骤然引起了心底的寒流,一股难以言喻的沉重与思绪,如潮水般将我卷入无声的漩涡,久久难平。

插图《清廉》 作者:李姝颖

“廉洁”——这沉甸甸的两个字,此刻被稚嫩的小手托举着,竟显得如此纯净而富有生机。它不再仅仅是会议室里严肃的议题、文件上冰冷的条例,或是警示片中沉重的叹息。它被孩子们具象化了:是那一幅幅绿叶上正努力向上伸展的纸莲花,象征着“出淤泥而不染”;是用最朴素的材料搭建的“清风亭”,渴望着两袖清风……在童眸的折射下,“廉洁” 卸下层层繁复的社会华裳,露出最澄澈的本真内核。它是未经晕染的宣纸,素白中沉淀着不容玷污的纯粹;是孩童掌心分向伙伴的糖果,甜意流转间,盛满毫无保留的赤诚与坦荡。

正是这“莲花”的映照,让那个曾经熟悉的身影在我脑海中浮现,他为自我放纵付出了惨重的代价——高某,本是单位中寻常一员,如你我,勤恳的身影也曾映在办公楼道的晨光里。然而,私欲如暗流,悄然侵蚀了堤岸。他放任了“独处”时的放纵,在无人监督的暗角,触碰了道德的底线;他忽视了“细微”处的侵蚀,或许始于一杯不该喝的酒,那“无伤大雅”的侥幸,终如蚁穴溃堤;他未能节制“欲望”,在诱惑面前,理智的缰绳崩断,道德与法律的堤坝崩塌。可曾想,当单纯的“不拿别人东西”遭遇到精心设计的“人情往来”陷阱;当“遵守规则”碰上“潜规则”的暗流;当“说实话”的勇气在利益的砝码前摇摆……我们这些成年人,又是否能守护自己心中那朵曾经同样纯净的莲花?若廉洁文化根基动摇,个体的防线何其脆弱,组织又将承受怎样的创伤!

插图《清廉守正》 作者:马安妮

痛定思痛,高某的警钟,终究要敲响在我们每个人的心头。廉洁文化建设,绝非高高在上的标语口号,它最终要落脚于每一个灵魂深处的自我持守。这时“慎独”“慎微”“慎欲”又出现在脑海里。

“慎独”。当监督的目光移开,当独处的寂静降临,当诱惑的耳语在私密空间回响,能否如莲般“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守住内心的澄澈与法度的尊严?廉洁,是独处时的自觉,是“不欺暗室”的坦荡。即使在最隐秘的角落,也要给欲望上锁,给交往设防,让内心的明镜高悬,映照出每一丝不应有的阴影。

“慎微”。廉洁的堤防,往往溃于那看似不起眼的“蚁穴”。一杯酒、一份礼、一次“方便”、一回“破例”,在“无伤大雅”的自我麻痹中,边界悄然模糊,敬畏之心层层剥落。廉洁无小事,须臾不可松懈。在每一次“微处”的选择中,恪守“一丝一毫不敢沾”的铁律,于细微处见精神,于毫厘间守大节。

“慎欲”。“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人非草木,孰能无欲?然欲望需有度,需有堤。廉洁文化,非是灭绝人欲的苦修,而是引导我们在欲望的洪流前,树起理性的界碑,面对权力、金钱等诱惑,需时刻警醒,在心中高筑“防火墙”,常架“高压线”。

愿在喧嚣与诱惑的围城中,我们能让心中的那朵莲,穿透世故的尘埃。